科研开发处
 首页 | 部门概况 | 通知公告 | 科技信息 | 学报信息 | 学术委员会信息 | 学风建设 | 政策文件 | 下载中心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通知公告>>正文
 
关于组织申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25年度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工作的通知
2025年04月25日   审核人:

关于组织申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25
年度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工作的通知

校属各单位:

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25年度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渝教科函〔202514号)要求,现启动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我校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周期及经费

(一)项目类别

市教委科研项目分为重大项目重点项目青年项目三类。

重大项目重点支持高校围绕“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重点在大数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大健康)、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现代农业、空天技术、基础科学、前沿与交叉等领域开展研究。

重点项目、青年项目按照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原则,主要支持基础/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管理及模式创新研究,其中管理及模式创新研究资助比例不超过项目总数10%

(二)项目周期

项目实施周期不超过3年,其中管理及模式创新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为1年。

(三)项目经费

1.重大、重点项目。重大项目资助额度10-15万元/项,重点项目资助额度5-8万元/项,其中管理及模式创新研究资助强度为50%

2.青年项目。青年项目基础/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资助额度不低于4万元/项,管理及模式创新研究资助额度不低于2万元/

二、申报条件

(一)申报本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1.项目负责人限为1人,应当是申报项目的实际负责人,且是项目承担高校的全职在岗人员或以柔性引进方式聘用的人才。其中以柔性引进方式聘用的人才作为负责人的申报项目数不得超过项目承担高校申报限额的20%

2.项目负责人和项目参研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学风端正;

3.重大、重点项目的负责人应当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重大、重点项目研究方向应与本单位科研发展规划重点支持领域一致或近似,其中与企业联合攻关的应用研究类项目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本校重大、重点项目申报总数的80%,且需满足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要求(负责人40周岁及以下比例不低于20%40周岁及以下的参研人员比例不低于60%)(以申请计划当年11日为限);

4.青年项目的负责人应当具有中级或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本科高校的应当未满40周岁,高职院校的应当未满45周岁(以申请计划当年11日为限);

5.项目负责人主持在研的本计划项目总数不超过2项,同一年度申请本项目限1项;项目参研人员参与的本计划在研项目总数不超过3项;

6.项目负责人累计获得青年项目资助不得超过2次。

(二)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均不接受申报:

1.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在国家、省(部)级科技计划中已获得立项的;

2.项目负责人当年已申报或立项重庆市自科基金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市教委)项目的;

3.项目主要研究内容或近似内容正在申报其他国家、省(部)级科技计划的;

4.已作为项目负责人累计承担过2次及以上重大(重点)项目的,或承担过重大(重点)项目且年龄超过45周岁的(以申请计划当年11日为限);

5.项目被强制终止,且在不得申报期内的。

三、优先支持范围

在同等条件下,有以下情况之一的,予以优先支持:

(一)以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基地和市级一流学科培优行动计划为依托的项目;

(二)围绕基础研究前沿领域和应用前景明确、有望产出具有变革性影响的项目;有利于解决大数据智能化、集成电路等制约国家和我市经济、科技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的项目;

(三)与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开展实质性合作研发,能够吸引海内外杰出科技人才或者优秀创新团队来渝从事长期工作,具有高层次、高水平、紧迫性特点的科技合作项目;

(四)与服务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军民融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重要战略规划有关的项目;

(五)45岁以下的青年科研人员首次作为负责人申报的重大(重点)项目;

(六)重庆市高校科技委委员推荐的项目;

(七)能承接“教育强市区县行”活动中区县企业需求、可揭榜挂帅的项目(详见附件4)。

四、申报程序及材料

(一)申报程序

1.二级单位评选。各申报单位组织申报,指导项目负责人填写《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申报书》(附件1,以下简称《申报书》,仅供参考,请在系统内下载正文模版),对项目负责人申报条件及《申报书》内容与学术价值进行评审,并填报《2025年度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汇总表》(附件2,以下简称《汇总表》)。

2.校级遴选。学校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评审、遴选,经公示无异议后,向市教委推荐。

(二)时间安排

430起,项目申报人员登录“重庆市高校科技与创新资源管理平台”(网址:http://221.178.107.54:7777/srs/srs/login.html)进行网上申报。

531200前,各单位将《申报书》(附件1)、《汇总表》(附件2)、《重大重点项目申报清单》(附件3电子版发送至“OA办公系统”—“科研处办公室”邮箱,逾期不再受理。

55,学校公示拟推荐申报项目名单。

591200时前,拟推荐项目将签字盖章的申报书纸质版报送至科研处办公室405室。申报书为系统内生成,含二维码A4双面打印,一式一份。

五、工作要求

(一)各申报单位要认真组织推荐申报工作,组织力量对项目负责人申报条件、《申报书》内容的真实性、方案的可行性、经费预算的合理性、基本科研条件能否保证和预期目标能否实现等认真把关,切实提高项目申报质量。各申报单位要加强科研诚信管理,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凡存在违背科研诚信、科学伦理的将取消申报资格,项目负责人5年内不得申报本计划项目。

(二)各项目申报人要认真填写项目《申报书》,保证《申报书》内容真实,无知识产权纠纷。《申报书》要实事求是编制经费预算,注重可行性分析,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和考核指标,预期成果指标应填写能取得实质性科研进展的科技成果,确保能如期完成项目任务。

(三)科研开发处按照学校“2025年工作要点”的要求对此次申报数量进行了量化,见“各二级学院项目申报数量化表”(附件6)。各二级学院申报数量应不低于量化表中的各项指标


附件

1.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申报书

22025年度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汇总表

3.重大重点项目清单

4.“教育强市区县行”揭榜挂帅项目清单

5.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25年度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渝教科函〔202514号)

6.各二级学院项目申报数量化表



科研开发处办公室

20250425








附件【附件1.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申报书.docx已下载
附件【附件2.2025年度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汇总表.docx已下载
附件【附件3.重大重点项目清单.docx已下载
附件【附件4.“教育强市区县行”揭榜挂帅项目清单.docx已下载
附件【关于组织申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25年度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工作的通知.docx已下载
附件【各二级学院项目申报数量化表.xlsx已下载
关闭窗口

Copyright 2003-2010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All Rights Reserved 

学院地址:重庆市蒿枝坝都市工业园(涪陵区涪南路108号) 邮编:408000 联系我们:cqgmywlzx@163.com

党政办:023-72806399(传真) 招生热线:023- 72806301 72806302 72806303 渝ICP备50010201500044号